婦產醫生給產后新媽媽的6條建議,條條都應該注意到,不要大意
發布時間:2020-06-18
瀏覽人數:21
生育過程中,每一位新媽媽的身體各個器官都要經受一次重大的考驗,生完寶寶以后,緊接著新手媽媽就進入了產后的重要階段,很多媽媽最擔心的就是身體恢復問題。
怎么判斷自己恢復得好不好呢?除了自身的感覺還需要新手媽媽在醫院做檢查,需要檢查什么項目,很多新手媽媽都不清楚。
沒關系,小編咨詢了專業的婦產醫生,醫生給出了6個檢查重點和指導意見。
第一點:子宮復原以及產痛。
剛分娩以后,子宮大約的位置是在肚臍位置,分娩完成以后,子宮會急劇地縮小,大約兩個星期以后,子宮就已經沉到骨盆腔內,摸不到了。四個星期后就能恢復成原來的大小。
如果這期間子宮收縮不好,就容易有大量的出血。分娩過后,子宮依然會收縮,生第一胎的媽媽感覺不是很強烈,第二胎以上的新媽媽會感覺很不舒服,有的時候比分娩還難受,這就是醫生常說的“產后痛”這種疼痛通常到第三天就會比較緩和。
如果產后疼痛越來越厲害,或者在腹部、會陰傷口有紅腫熱痛的現象,還會伴隨發熱或者有嚴重異味分泌物,就要注意這很可能是“產褥熱”的前兆,是一種細菌感染,早期發現及時,恢復治療效果會好。
第二點:尿滯留以及尿失禁。
新媽媽剛分娩后的膀胱,敏感性會比較差,膀胱過脹和排尿不凈是常見的現象。尤其生產完以后2~5天,新媽媽有利尿的現象,身體多余的水分正在排出,如果沒有注意到很容易導致新媽媽脹壞和尿道感染,所以新媽媽有無尿意,也要定時上廁所。出現尿失禁和產后陰道松弛有很大關系,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慢慢恢復,大約3個月,大部分新媽媽都會復原。
第一點:子宮復原以及產痛。
剛分娩以后,子宮大約的位置是在肚臍位置,分娩完成以后,子宮會急劇地縮小,大約兩個星期以后,子宮就已經沉到骨盆腔內,摸不到了。四個星期后就能恢復成原來的大小。
如果這期間子宮收縮不好,就容易有大量的出血。分娩過后,子宮依然會收縮,生第一胎的媽媽感覺不是很強烈,第二胎以上的新媽媽會感覺很不舒服,有的時候比分娩還難受,這就是醫生常說的“產后痛”這種疼痛通常到第三天就會比較緩和。
如果產后疼痛越來越厲害,或者在腹部、會陰傷口有紅腫熱痛的現象,還會伴隨發熱或者有嚴重異味分泌物,就要注意這很可能是“產褥熱”的前兆,是一種細菌感染,早期發現及時,恢復治療效果會好。
第二點:尿滯留以及尿失禁。
新媽媽剛分娩后的膀胱,敏感性會比較差,膀胱過脹和排尿不凈是常見的現象。尤其生產完以后2~5天,新媽媽有利尿的現象,身體多余的水分正在排出,如果沒有注意到很容易導致新媽媽脹壞和尿道感染,所以新媽媽有無尿意,也要定時上廁所。出現尿失禁和產后陰道松弛有很大關系,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慢慢恢復,大約3個月,大部分新媽媽都會復原。
第五點:哺乳情況。
母乳的媽媽,一般在產后的3~5天,乳房會開始脹痛起來,有10%的人甚至會痛到產后14天。漲奶的時候需要盡快排空乳房,不然會造成乳腺炎,如果出現乳腺炎的現象,需要盡快找醫生治療。
第六點:產后抑郁。
產后不止要關注身體健康,還要關注準媽媽心理的健康。新媽媽從臨產的興奮期待到分娩后的身心疲憊,總擔心照顧不好孩子,還擔心身體不能恢復如初,再加上傷口的疼痛,很容易出現產后抑郁癥。
大部分的新媽媽3天以后就會慢慢好轉,還有新媽媽會持續到10天左右,這個時候家人一定要給予新媽媽陪伴和支持,幫助新媽媽順利度過低潮期。
如果新媽媽憂郁的時間過長,出現飲食或者睡眠異常,就需要尋找醫生的幫助了。
上一篇: